你可以造AI男友 但那並不是愛情
找個機器人做男朋友,不是什麼新奇的假設。
早在13年前,歌手林俊傑就唱了一首《編號89757》:“10秒鐘你房間打掃完畢,3分鐘樓下開車等你,男朋友不乖我攆他出去,你寂寞我陪你談心……”說真的,這些功能相當讓人心動。
最近,有個華人設計師劉菲(音)做了個小項目,可以概括為“手作機器人男朋友”。這個男朋友名叫Gabriel 2052,毫無人類特徵,小小的一隻,由開源軟體和簡單的板材構成,看起來像個半成品玩具。
為了表示尊重,我們還是用“他”來稱呼這個機器人。據媒體報導,他身上搭載有感測器,能夠檢測“女友”的肌電信號。劉菲用自己前男友的語料庫對他進行了訓練,兩人至少能夠進行資訊溝通。而且,劉菲還特意讓他保留了一些不可預測性——他並非百依百順,如果在不恰當的時機撫摸他,他會發出負面信號。
總之,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機器男友”,姑娘們如果願意,也能自己動手做一個。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蘊含有設計者的愛情觀。在動手設計機器人時,劉菲也在問自己——我希望機器人如何表現?我能和它產生怎樣的親密關係?
不過,在弱人工智慧時代,你依然很難想像,人類和機器之間的感情,能被叫做“愛情”。
在這裡,不得不觸及一個很棘手的話題——什麼是愛情。
沒人給出答案。但它顯然不只是“滿足需要”。
當愛情來臨,你並不全然感到幸福,你患得患失,甜蜜中又有苦澀;如同坐上過山車,心情高低起伏並不全由你掌控。如何進入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是一門複雜的人生課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找到答案。
但是AI男/女友,來得太輕易,又不會將你拋棄。捫心自問,對著機器人,你能產生那種希望對方幸福的強烈衝動嗎?你會默默對自己說,你要因為這段感情,而攜手和對方成為更好的人嗎?
不,你想的是“我要如何如何”。AI的感受並不重要,當然它也沒有所謂的感受。這段“愛情”的主體永遠都是人類,你無需付出和調整自己,你只需要索取。
好,再做一個狂野的假設,到了強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有了情感性的表現——可以好好談戀愛了嗎?
還是太難。愛情應該發生在兩個平等的主體之間。 但機器人和人,並不是。就算未來社會如此開明,從法律上承認了人和AI平等。但機器人在社會中就是一座孤島,他所有的社會關係,成敗得失,都維繫在你的身上。
權利關係不平等,你怎麼能保證,你和你家機器人之間產生感情,是人家自願為之?
不過,AI男/女友其實有更重要的意義。它提醒那些曾經有過或正在嚮往愛情的人類去思考——愛情,究竟是什麼?
你能找到捷徑去擁有它,但有的時候,我們總是需要一些外界刺激,才能領會人類所特有情感的珍貴。
[责任编辑: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