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陸吧】「互聯網+養老配餐送餐」探索社區養老新模式
近日,餓了麼平臺推出了「孝老騎手」,實施的免費「互聯網+養老配餐送餐」服務引發各界稱讚。據悉,除了廣州以外,包括上海、杭州、昆明、哈爾濱等地,紛紛在推出或即將推出與餓了麼等平臺聯合的養老服務專案。
養老,首先讓老人吃飽吃好
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養老成為備受關注的民生大事。 新華社此次發表的文章名為《老人飯堂的「雙重味道」——廣州怎樣破解居家養老難題》,文中透露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人已達2.41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7.3%。
作為超大型城市,廣州的戶籍老年人口高達161萬人,老齡化社會特徵突出。2016年開始推廣的老人飯堂,經過幾年發展,已全面覆蓋街道和村居,緩解了老人因兒女白天上班、中午吃飯難的問題,在全市深受歡迎。
家住黃華路黃華塘社區的陳祝萍今年55歲,已經退休在家。她面對的不僅是自己的養老問題,還要照顧85歲長期臥病在床的老母親。
自從社區有了老人飯堂,陳祝萍開始去飯堂打飯。「我媽兩次骨折後只能臥床,我去外面買菜不是很放心,怕她一個人在家有什麼事。老人飯堂就在社區裡,去打個飯幾分鐘,很方便,價格又便宜。」陳祝萍說。
與此同時,廣州還開放「大配餐」服務平臺,將政府舉辦的老人飯堂委託給企業或社會組織運營,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成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的主體。
餓了麼送餐平臺在APP上開設老人餐廳專區,並在越秀區建設街試點配備孝老騎手免費為轄區老人送餐,「長遠來看讓公司鎖定了新的老年群體,實現了客群的突破。」餓了麼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止目前,餓了麼平臺給老人送單平均僅用8分鐘,遠低於日常的28分鐘,總耗時超過1300小時,里程超過3.12萬公里,相當於一位外賣小哥5.2萬次登上600米高的廣州「小蠻腰」塔尖。 從去年9月初至今,餓了麼平臺上長者訂餐增長幅度286%,建設街「互聯網+長者配餐服務」榮獲「廣州街坊點贊榜十佳。
對此, 新華社文章表示,「這種政府引領、企業運營、人人參與的助老模式,有利於提升居家養老的服務品質。」
送完餐多待6分鐘,養老送餐外更需愛心服務
新華社文章介紹,廣州出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方案》《長者助餐配餐服務指引》等檔,要求在市中心城區步行10分鐘至15分鐘範圍、週邊城區20分鐘至25分鐘範圍建設助餐配餐服務網路。
「這些制度確保了財政、食藥監、人社、衛計等部門各司其職,多方合力把好事辦好辦長久。」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王福軍說,如果不打通各部門梗阻,僅一項食品安全問題就可能讓老人配餐服務「夭折」。
據瞭解,除送餐外,聊天、更換燈泡和送藥是餓了麼外賣小哥在老人家中排名前三的服務,逗留時間是日常送餐的12.7倍,約6分鐘。老人們對外賣小哥非常信賴,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歡迎他們,餓了麼外賣小哥成為了社區裡的一分子,大家稱他們是「最親密街坊」。
面對各界的需求,做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餓了麼,還推出了兩項舉措。
首先,聯合中國營養學會,將在全國範圍內對接廣大用戶和餐飲企業,共同普及、開發、研製和生產老年人營養餐資訊和產品。首批合作的企業包括了等近十家餐飲企業。「平臺將向這些餐飲企業提供營養餐標準,與他們一起對用戶進行普及教育,給予它們各種支持」,餓了麼相關負責人說。
其次,在廣州首先推出了居家養老服務——長者健康加油站。用戶除了點餐,還可以從有專業資質的商家中獲得包括「居家照護」、「住院陪護」、「關節康復」、「偏癱康復」等多個專案的上門服務。據瞭解,這樣的「健康加油站」項目隨後將在廣州乃至全國迅速鋪開。
新華社文章中表示,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要選好著力點,關鍵在於要實現從’政府配餐’向‘群眾點餐’的轉變。」廣州市越秀區區委書記王煥清說,在逐步建設中,黨組織充當「主心骨」,並動員協調各類社會力量,真正形成「群眾下單、黨委接單、共建做單」的新治理格局。
互聯網+養老,各地紛紛破題中
除了廣州,包括杭州、上海多地的在養老服務中結合當地特點,與餓了麼平臺共同推進社區養老專案。
在杭州,下城區、西湖區、余杭區的養老服務改革專案,不約而同都把視線聚焦於進一步老年助餐體系建設。為了讓更多老人吃上放心飯與方便飯,下城區、西湖區正推進與「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開展合作,拓展「互聯網+配送餐」管道。下城區民政局副局長沈宏宇介紹說:「‘餓了麼’APP中將新增‘老年食堂’選項卡,點擊進入,頁面上會跳出符合資質的社區老年食堂,目前初步篩選出39家。選擇其中一家,下單即可。」預計老年食堂板塊最快將於7月在「餓了麼」上線。
以往,不方便出門堂食的老年人,可以通過統一發放的老年手機上的綠鍵,呼叫送餐服務;不久後,還能在外賣APP點餐結算,等著老年食堂的飯菜送上門。
在上海張江鎮,餓了麼的騎手每天準時將老人的餐食從餐飲企業送到老人食堂,獲得一致好評。
餓了麼負責人表示,隨著餓了麼平臺業務愈發豐富與成熟,從配餐送餐到居家養老服務,從外賣小哥進化到「最親街坊」,助力各地政府的各種居家養老服務有望近期在更多城市推廣開來——阿裡雲正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創建養老資料中心,以「雲」上的資料智慧服務老人,加上餓了麼在「地」上的養老服務體系,將構建成更有力、更有效的社區養老解決方案,「為更多市民送去關愛」。(綜合大陆光明網、新華社報導)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