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陸吧】北京海澱全力打造中關村科學城

2019年-03月-14日 09:18:45来源:關注31條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海澱區始終以「探索者」的身姿前行。

從電子一條街起步,海澱中關村不斷提檔升級,最終成為「中國矽谷」。

長約4公里的後廠村路,百度、網易、微軟中國、聯想等互聯網企業在此聚集,成為中國互聯網世界的縮影。

海澱圖書城優化調整,搖身變為我國第一條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特色街區——中關村創業大街。

北四環、成府路一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紮堆,海澱將這裡打造成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

「改革創新」烙印在海澱的成長歷程中,結下了今天的累累碩果。

1990年,海澱經濟總量為11.3億元;27年間,海澱經濟增長了523.5倍,年均增速為26.1%,科技創新帶動了海澱全產業經濟增速,同時不斷提升發展品質。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成果應用於城市管理和環境治理中,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水準全方位提質,海澱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40年,中國科技創新從少到多,從弱到強,海澱是建設者,更是開拓者。

■ 改革創新 血液奔騰不息

時間的指標回到40年前,後廠村路還是原野一片,白頤路上還沒有中關村創業大街,學院派的中關村、學院路一帶,默默編織著海澱的改革創新基因。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海澱,創新的血液開始沸騰,40年走來,海澱的創新活力歷久彌高。

上世紀 80年代,被譽為「中關村創業第一人」的陳春先,開啟了「科技人員下海辦企業」的第一代創業之路。最早出名的是「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海龍、e世界、鼎好等科技大賣場風靡一時,這裡成為中國新活力的象徵。柳傳志、俞敏洪、張朝陽、李彥宏等現今耳熟能詳的名字,彼時都是在海澱開啟創業征程大軍中的一員。

到2009年,中關村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世界知名的「創新名片」。在海澱中關村先後誕生了漢字雷射排版系統、超級電腦、積體電路器件工藝、石墨烯材料製備、液態金屬增材製造、創新藥物與醫療器械等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變革性重大科技成果。尤其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電腦視覺、人工智慧晶片、無人駕駛、高清和液晶顯示技術等領域許多海澱企業走在國際前列。

2009年開始,海澱中關村再度升級提檔。鼎好、海龍、億世界所在的中關村西區開始業態調整,充滿科技感的孵化器和創新機構取代了賣配件的「小攤位」。截至目前,中關村西區共騰退出60萬平方米的電子賣場和商業面積,引入了59家包括創新工廠、創業公社、優客工廠等在內的創業孵化機構,以及蔚來汽車、融360等6家獨角獸企業。中關村核心區正著力打造「升級版」。其中,原創性技術創新驅動成為最鮮明的特徵。

中關村是海澱區不斷改革創新的縮影。資料顯示,2017年,海澱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72件,是全國的28倍,接近矽谷水準;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1988年的527家,成長到2017年11242家,規模擴大了19.3倍,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金融業和教育業四大行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68%,增長貢獻率超過80%。其中,資訊服務業成為發展的「壓艙石」和「主引擎」。

40年探尋摸索,海澱區走出了一條矢志創新引領、探索創新驅動、堅持創新發展的路子,改革創新的血液奔騰流淌,從未止息。如今,以新技術、新製造、新消費、新金融、新資源、新文化為主要支撐的「創新型經濟」在海澱吹響集結號,一個以科技創新為靈魂的新型城區屹立京西。

■ 瞄準前沿 勇立創新潮頭

中國科技史上的許多「第一」,都誕生在海澱,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第一家不核定經營範圍的企業、第一家無形資產占註冊資本100%的企業、第一家有限合夥投資機構、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海澱區就像時代的弄潮兒,始終站在科技浪潮的前沿,將最新的制度、思想、技術推向全國,成為中國原始創新的策源地、自主創新的主陣地。

中關村發展初期,海澱區衝破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圍繞人事管理制度、園區管理體制、企業登記制度等領域開展了改革探索,為民營科技企業萌芽創造了土壤,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由此誕生。

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時期,海澱開創性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園區管理模式。1988年6月,北京市批復海澱區政府提交的《關於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機構設置問題的請示》,同意試驗區辦公室內設兩部三所,即行政聯絡部、企業發展管理部、工商所、稅務所和財政所,並明確了試驗區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對試驗區的發展進行全面規劃並組織實施,對新技術企業進行協調、服務、管理和引導。得益於此次改革實踐,既保證了經濟轉軌時期政府的行政效率,也維護了企業市場化運行的環境,為推動北京技術試驗區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以後每隔大約10年,海澱都會發生一次蛻變。從1988年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到1999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再到2009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立,在改革開放這場浪潮中,海澱始終佔據著中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源頭的領先地位。

今年8月,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正式落戶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該中心蓋茨基金會在全球首個直接參與創辦的實體機構,也是國內科技領域首個由外資參與設立的民辦非企業性質科研機構,更是首個政府以 PPP 模式支援的新型研發平臺。研發中心的一期建設目標是組建一個超過100人的科學家團隊,以新藥研發為基礎,為全球健康事業作出廣泛而長久的貢獻。

網路空間安全國家實驗室建設順利推進,柔性電子國際協同創新實驗室等新型研發平臺逐步落地,北京腦科學和類腦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市首只由區級政府、民營企業與自然科學基金聯合設立的原始創新基金今年規模增至3000萬元……海澱區潮頭逐鹿的創新故事還在繼續。海澱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在創新發展的歷程中,海澱區委區政府既是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是探索和推動者,更是全程陪伴的合夥人。」

■ 落地「生金」 成果全民共用

2010年,海澱人均 GDP已達到 1.37 萬美元,達到世界銀行高收入標準;2017年,人均 GDP 為 2.5萬美元,已高於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海澱的科技創新已經從園區運動走向城市運動,在提升全區經濟實力的基礎上,也在改變著全區人民的生活。

早在2001年,中關村科學城的藍圖就開始展開。中關村科學城覆蓋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周邊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的區域,將通過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更新城市外在形象,提升內在治理能力,讓人民群眾從科技創新中找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04年,全北京第一個地下管廊在中關村西區投入使用,徹底解決了城市管網建設動不動就對路面「開膛破肚」、「拉拉鍊」的頑疾。地下管廊共分三層:負一層是交通環廊,車輛從地面進入環廊,去往各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負二層是支路管廊和地下開發空間,包括商場、電影院等設施;負三層是能源管廊,有電力、電信、上水、天然氣和熱力管線等。

「城市大腦」的投用為智慧海澱錦上添花。在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海澱一直在嘗試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為關鍵技術,利用人工智慧,開展類人腦城市智慧建設,打破部門壁壘和條塊分割,做到扁平化、一體化指揮協調。目前,作為「城市大腦」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海澱視頻圖像大資料平臺建設基本完成,800余部具有智慧化抓拍功能的攝像機「值守」在全區環路、快速路出入口。有了遍佈城市路網的「眼睛」,各類車輛通行資訊,車牌、輻射顏色等車輛資料不斷彙聚而來,構成「城市大腦」的「視覺中樞」,並能借助「以圖搜車」、車輛通行規律分析等功能,提升車輛動態管理效率。

海澱計畫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城市大腦」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臺。逐步用各類探頭實現對公共區域人、車、物的動態感知和全面分析,應用於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應急指揮、交通管理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以資料為支撐,以服務創新為導向,打造精治、共治、法治的創新城區治理新模式

今年1月22日,海澱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措施》,包括「躍升計畫」等9大計畫和「城市空間更新」等7大行動,合稱「創新發展16條」,在全國率先推出概念驗證支持計畫,彌補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市場化產業化之間空白的關鍵環節。「9大計畫」關注原始創新能力躍升、新型研發平臺領航、科技金融融合創新、創業服務提質等;「7大行動」則包含了城市空間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設、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整個「創新發展16條」涵蓋了高精尖產業佈局、人才建設、創新創業服務、城市空間優化等多個領域。

在城市空間更新方面,海澱將構建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態,通過組建規模100億元的空間更新基金,加快推進中關村大街改造升級,建設高品質友好交流公共空間,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創新交流場所。

同時,加強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體」建設,使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11月1日,百度和海澱公園聯手打造的全球首個AI公園正式對外開放,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零距離接觸人工智慧,體驗其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坐著無人車逛公園、休息時和亭子說說話、跑完步刷個臉就能看到自己的運動資料……據介紹,AI公園只是政企攜手在科技惠民方面的初步探索,未來,海澱居民的家門口將出現若干「百度公園」、「小米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閒和體驗高科技產品的好去處。

站在新起點,迎接新征程。11月28日,北京市委常委會研究了《中關村科學城規劃(2017年-2035年)》,指出,要把握好中關村科學城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中的地位,建設科學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海澱區還將繼續做好「科學+城」的文章,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盤活存量資源,加強生態保護,做好服務保障,用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一流的宜居宜業環境,吸引一流的人才,留住一流的企業。(據大陸北京日報報導)

[责任编辑:汪明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