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共用機遇 兩岸共創雙贏——訪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

2018年-09月-17日 09:53:40来源:新華網

回想起3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大陸時的見聞,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記憶猶新:「那時,很多城市的中心區都不大,幾條街而已。在北京,大街小巷幾乎全是自行車。」

說起30多年來大陸的發展進步,這位台商領袖更是感慨良多:「現在,北京的汽車是滿滿的,許多城市都在建地鐵,社區建設和老百姓房子的裝潢設計都很現代化,大陸社會發展和民眾富裕程度真是今非昔比。」

40年改革開放壯闊進程中,活躍著台灣同胞的身影。兩岸恢復交流後,台商掀起一波波「大陸投資熱」,成為大陸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作為時代變遷的親歷者,賴正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講述台商心聲。

「在台海對峙的年代,我們想不到兩岸可以這樣交流,更沒想過能有機會到大陸投資。」賴正鎰說,改革開放給台灣同胞創造了很多機會,讓台商得以轉型、發展,兩岸攜手互利共贏。

上世紀80年代,台灣島內人力成本逐漸上漲,勞動密集型產業亟待轉移。受到大陸改革開放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感召,台商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廣闊且欣欣向榮的發展熱土,逐漸紮下根來,書寫了不同凡響的創業傳奇。

「大陸歡迎台商投資是真心實意的,各地在土地、稅收、人力等方面都提供優惠政策,幫助台企在大陸順利發展。」賴正鎰說,台企能獲得長足發展,與大陸各級政府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和提供的政策協助是分不開的。

談起台商投資效應,賴正鎰說,這是一個創造雙贏價值的過程。他以自己參與投資的天福茶葉公司為例,30年前大陸普通員工薪水兩三百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現在則有幾千元。「大陸青年朋友有機會接觸新的商業模式,分享台商做生意和管理經營經驗,後來自己創業。」他認為,台商在大陸獲得持續發展,也不斷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員工收入水準,還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

「大陸許多城市非常繁榮,甚至已經超越台灣,這讓我非常高興。」賴正鎰對台商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在談到台商把握機遇進一步轉型、積極開拓大陸內需市場時,他說,「大陸為台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創業、興業舞台。」

作為台灣知名房地產企業,鄉林集團擁有日月潭涵碧樓等高端品牌酒店,近年來已移植到青島、南京等地。「大陸民眾能接受這樣的酒店,顯示消費在升級。這幾年,大陸的衣食住行和娛樂休閒需求發生很大變化,房地產市場也日益成熟。」

賴正鎰說,鄉林集團進入大陸較早,但一直受島內政策法規的限制。直到2010年,台灣當局才允許台資房地產企業赴大陸投資,鄉林集團從那時開始拓展大陸市場。目前,集團準備在成都、桂林、濟南等多地建設涵碧樓酒店,還引入住宅、文創、大健康產業,通過複合式開發提升房地產專案價值。

「大陸各級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斷提高,『五加二』『白加黑』,比台灣更努力。」賴正鎰印象最深的是青島涵碧樓項目,從簽約、辦手續到動遷完畢,只用了兩個月。

賴正鎰一直熱心兩岸交流,他認為脫離大陸談台灣經濟發展是不切實際的。2007年,兩岸關係仍處低谷時,賴正鎰排除困難邀請萬科、萬通、遠大等大陸知名企業負責人來台訪問,舉辦「兩岸房地產高峰論壇」。2014年,賴正鎰接任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以更積極的態度推動兩岸交流,每個月都多次往返兩岸,舉辦、參與各種活動。

「今年,大陸出台惠台31條措施,讓台商在大陸經商更便利,讓年輕朋友更願意到大陸就業,我們工商企業界都非常興奮。」賴正鎰說,近期推出的台胞居住證,讓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灣人士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和便利,是非常好的政策。

賴正鎰說,台灣商業總會一直向民進黨當局發出呼籲,不要為少數人利益犧牲絕大多數人利益。絕大多數台灣經濟界人士和民眾都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贊成兩岸交流合作。他希望兩岸各領域交流越來越頻繁,兩岸同胞隔閡越來越少,更加融合。

「兩岸企業應攜手努力。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不僅不能減,還應穩步推進。」賴正鎰說,改革開放是正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中華民族一定會實現偉大復興。

[责任编辑:刘雅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