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面啟動「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 出台21項措施

2018年-08月-15日 23:27:04来源:台灣網

  3月15日,福建省台辦舉行全面啟動「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政策說明會。啟動「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是福建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加快推進閩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實際行動。

  福建省台辦副主任鐘志剛出席說明會並介紹相關情況。他指出,「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包括四大類共21條服務措施。其中提供政策集成服務8項、開輾轉型升級服務7項、開展專案跟進服務4項、落實居民同等待遇2項。

  鐘志剛指出,來閩投資興業和工作生活、就業創業的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服務物件。在此基礎上,作為服務年活動的第一年,確定7類重點對象,分別是:在閩台商台企、在閩高校就讀的台生、在閩高校就職的台灣教師、在閩實習實訓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台灣的專門人才、台灣的科技人才、困難台胞。

  「把好政策用好,把好措施落實」。鐘志剛表示,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有利於集中組織協調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打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工作生活、就業創業環境,讓台胞切實感受到來閩投資興業、工作生活感到舒心、安心、放心。要解決台商台胞對涉台政策資訊瞭解不全面、不準確、不權威,甚至碎片化的情況,要打造統一的、權威的政策發佈、解讀說明平台,並進行多元化傳播。針對台商台企在實際生產生活當中遇到的投資審批、專案申報、科研支援、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困擾,要實施「一企一策」開展個性化精准幫扶。

  鐘志剛表示,在制定服務年工作方案過程中,恰逢國台辦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31條措施。在這31條措施當中,已有22條在福建先行先試。通過舉辦服務年活動,就只要進一步深化落實已經實施的惠台政策措施,同時儘快出台、啟動更多惠台政策措施,要以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勇氣,彰顯福建新時代對台工作的新氣象、新作為。

  據介紹,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由省委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委台辦)牽頭組織,由各地各部門具體負責並組織實施。(台灣網記者 李瑞豔 馬一娜、福建省台辦通訊員 謹熙)

  福建全面啟動「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一、提供政策集成服務

  (1)加大惠台政策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微信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上的宣傳力度。適時召開惠台政策解讀說明會,邀請政策牽頭部門對惠台政策進行解讀說明。

  (2)省台辦牽頭組織省直相關部門每年舉辦專題涉台政策輔導培訓班,幫助台商台胞熟悉瞭解政策內容及申請流程。積極探索多管道培訓方式,推動政策落地;各設區市台辦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台工部探索委託協力廠商機構每年舉辦一場涉台政策輔導培訓班;設立涉台政策輔導培訓講師庫等。

  (3)教育、人社等部門會同高校組織梳理在閩高校台生實習就業補助政策申報流程,向在校就讀台生多管道發佈。依託海峽人才市場等機構,組織台協會及其他社會企事業用人單位到高校舉辦台生就業專場招聘會。

  (4)支持在閩高校台灣教師設立工作室,鼓勵和支持優秀全職台灣教師參加學術交流、申報科研和人才專案。

  (5)落實台灣青年實習實訓就業創業政策,設立一批省級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省級台灣青年實習實訓基地,實現基地全省覆蓋。

  (6)建立一批台灣人才庫,協調落實相關人才支持政策。

  (7)鼓勵並吸收台灣科技人員加入當地科協及其所屬學會(協會),促進學術交流和融合發展。支援台商投資區、台灣農民創業園和大型台資企業成立科協組織,服務福建創新發展。

  (8)梳理摸清各地區困難台胞具體情況,協調納入政府精准扶貧體系,予以幫扶。

  二、開輾轉型升級服務

  (9)組織動員台商台企參加「5.18」「6.18」「9.8」等省內外各類展銷博覽會。

  (10)全省台辦系統組織發改、經信、科技、商務、農業、國土、環保等和高校、銀行、律協等領域的單位機構開展「與台企同行N+1」系列活動,走台企、訪台商,針對台商台企在轉型升級中遇到的融資難、用工難、投訴難等問題開展個性化精准幫扶服務。

  (11)建立全省台協會維權工作聯絡員制度,舉辦台商台企轉型升級培訓班。

  (12)鼓勵各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政策機構將台商台企納入服務範疇。

  (13)推進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台資板塊建設,支持我省優質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

  (14)探索以金融機構上門服務等方式個案推進解決台灣教師工資匯回台灣、台生辦理銀行卡等生活便利問題。

  (15)引導台商台企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生產力中心等兩岸智力機構開展合作,促進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鼓勵台資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科技中小型企業或科技小巨人等。

  三、開展專案跟進服務

  (16)繼續跟蹤推動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台資專案,各地自行確定若干個重點台資專案進行關注推進。加大執行落實力度,制定推進計畫,掌握動態進度,促進增資專案早到位、在談專案早獲批、已批項目早落戶、在建項目早完工。

  (17)省台辦幹部對口包乾聯繫部分特色台企,説明協調解決台企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樹立服務台商品牌。市縣各級台辦相應組織幹部開展轄區台商台企的對口幫扶工作。

  (18)各地每年要組織實施為台商台企辦實事項目,包括探索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援台協會發展,並督促落實到位。

  (19)跟進國台辦設立專業性產業合作園區規劃,鼓勵各地挖掘本地特色產業集聚明顯、輻射帶動效應突出的產業園區。

  四、落實居民同等待遇

  (20)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推動實施台商台胞實現基本「同等待遇」,落實好2月28日國台辦、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重點在台企參與「中國製造2025」、稅收優惠、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申報、基礎設施建設、執業資格認證、參與公共事務、住房保障,以及投資審批、科研支援、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力求創新突破,鼓勵台灣人士加入適合的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各類專業性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將台灣同胞納入適合參加的各類社會榮譽評選範圍,支援台胞參評省級勞模,推動破解一批台商反映多年未決的問題,提升台商台胞在閩工作生活創業興業便利化水準。

  (21)在全省各地設立台商台胞服務視窗。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平潭以及福清、思明、湖裡、集美、海滄等台商台企比較集中、條件比較成熟的市區,要開通台胞服務熱線,開設台商台胞單一服務視窗。啟動開展全省「台商台胞服務工作示範點」建設。

  

[责任编辑:韩静]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