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出台惠台80條措施 深化濰台經濟文化多方位交流合作
2018年-08月-29日 13:57:16来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14日訊 為進一步深化濰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著力為促進台灣同胞在濰坊創業、就業、就學、生活等各個方面創造有利條件。14日上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濰坊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金鳳介紹,「濰坊惠台80條措施」,50條是根據國家有關部委、省政府相關政策要求提出的落實措施;30條是根據濰坊市發展特色提出的鼓勵、支持類政策。內容主要涉及經濟交流合作、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台灣同胞在濰坊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台灣同胞在濰居住生活等各個方面,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聚焦經貿合作,創造濰台攜手高品質發展條件。結合濰坊「產業強市」建設,聚焦經濟合作,著力為台胞全面平等深入參與濰坊市高品質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制定措施29條。主要涵蓋鼓勵台資企業發展重點產業、設立中心平台、設立扶持資金、享受稅收優惠、開展技術入股、支援設立科研機構、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參與政府採購、用地優惠、簡化台資註冊手續辦理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台商、台胞參與濰坊經濟發展廣度和深度,簡化了台胞參與濰坊經濟發展流程。比如,鼓勵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積極參與濰坊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鄉村振興戰略,在重大專案篩選申報和相關資金支援政策方面,與本市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優化台資企業工商註冊登記手續,進一步簡化台灣自然人股東身份公證,經濰坊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出具投資者身份證明,無需再作公證;全面落實台資企業「多證合一」,將45項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營業執照上,不再要求台資企業提供關於整合證照事項的額外證明材料等。
二是聚焦文化交流,搭建濰台文化深度融合平台。結合濰坊「文化名市」建設,聚焦文化交流,著力推動濰台文化產業等深入交流融合,制定措施14條。主要涵蓋支援申報藝術類基金專案、台胞創作影視作品、鼓勵台灣藝術家和企業來濰交流、台胞申報文化類獎項、聘請台灣教師來濰創業就業、鼓勵台灣院校來濰辦學、開展人才培訓等方面,為濰台文化深度融合搭建了廣闊平台。比如,鼓勵台灣地區文藝工作者參加「風箏都文化獎」等相關文藝類評選活動;鼓勵台灣藝術家在濰坊設立工作室(站);支持台灣文化藝術界團體和人士參與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等。
三是聚焦創新創業,打造濰台雙創品牌。結合濰坊「活力城市」建設,聚焦創新創業,制定措施18條,著力推動台灣同胞在濰坊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享受同等待遇,主要涵蓋台灣學生在濰就學、創業、就業、資金扶持、台灣人才參與大陸人才計畫、台胞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等方面,為廣大台商台胞創造了創業的舞台、就業的平台、施展的空間。比如,對創業資金不足的台灣高校畢業生,可提供最高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政府給予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不超過3個百分點的貼息;台灣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微企業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政府給予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的貼息;鼓勵在濰坊工作的台灣專業人士申請參與國家「千人計畫」「萬人計畫」,申報鳶都產業領軍人才、鳶都學者,並給予不同程度的經費資助等。
四是聚焦生活便利,打造舒適生產生活軟環境。結合濰坊「品質城市」建設,聚焦生活便利,制定措施19條。著力為台灣同胞在濰居住生產、生活打造無憂軟環境,主要涵蓋台胞參選濰坊榮譽市民、簡化台胞證件辦理使用、參加工會及各類社會組織、在濰就醫養老等方面,真正落實台灣同胞與濰坊居民享受全面同等待遇。比如,支持台商、台胞參選濰坊市榮譽市民並列席市人代會開幕式等重大會議;在濰台胞換領電子台胞證7個工作日內完成,便利台灣同胞往來;在濰坊居住的台灣同胞,納入社區服務範圍;在全市確定一批優質醫療衛生機構為台胞定點醫療服務機構,開設「綠色通道」;在濰台灣同胞與本市居民享受同等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健康指導、慢性病管理服務等。
濰坊是對台交流合作大市,對台交流合作起步早、基礎牢、平台多、範圍廣。濰坊現有台資企業339家,其中,12家台資企業入選山東省百強台資企業;擁有齊魯台灣城國家級交流基地1處,省級交流示範點6處,魯台現代農業、科技、職業教育等3個交流中心,設有海峽兩岸(壽光)農業科技合作示範基地;已連續成功舉辦了23屆魯台經貿洽談會,搭建了國家對台政策發佈、兩岸各界溝通對話、交流合作和山東省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國台辦譽為「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對台經貿文化交流盛會」。
延伸閱讀:《關於進一步深化濰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全文
[责任编辑:刘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