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條在常州】常州發佈「36條」 力促常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2018年-10月-29日 09:28:18来源:台灣網

經過近5個月時間的梳理、對照和討論研究,近日,常州市《關於深化常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36條」)正式發佈。

「36條」圍繞「同等待遇、機遇共用、融合發展、務實管用」,緊扣常州對台工作實際,從推動台企轉型升級、推進常台融合發展、鼓勵臺胞創業就業、為臺胞在常生活學習提供同等待遇、深化兩地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等五個方面共提出36條具體舉措。

在推動台企轉型升級方面共11條,提出積極實施《台資企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綱要》,加快推動台企轉型升級,讓台企同等享受省、市相關產業、科技、稅收、品牌建設等政策,在政策資金扶持、鼓勵技術創新、強化產業導向、保障要素供給、創優金融服務、鼓勵台企上市,以及市場准入、審批服務、用地保障等方面都出臺了鼓勵措施,優化提升了常台經貿合作的空間和環境。

在推進常台融合發展方面共6條,明確台資企業可公平參與政府採購招標,支持台企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促進台企民企融合、擴大常台合作提供更多機會。同時,結合常州市連續四屆舉辦兩岸健康產業交流活動,產業合作基礎紮實、平臺載體初具規模的實際,進一步擴大台資參與常州醫療健康衛生事業,推動「海峽兩岸(常州)健康產業合作區」提檔升級。

在鼓勵台灣同胞在常創業就業方面共11條,今年4月,常州在全省率先出臺台灣青年大學生在常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明確向符合條件的台灣大學生提供免費創業培訓、一次性開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等九大扶持政策。此次「36條」在此基礎上,新增台灣青年大學生在常就業見習期間生活補貼、工傷保險和房租補貼等內容,並明確台灣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基地被認定為市級大學生創業園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扶持,以載體建設助推台青在常創業就業。

在為臺胞生活、學習等提供便利方面共5條,針對台商臺胞反映較多的教育、就醫、居住證辦理等問題,首次作出制度性安排。明確常州市臺胞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與常州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鼓勵臺胞參加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鼓勵常州市高校、高職院校招收符合條件的台灣學生,並逐步增加招生數量;設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辦理點、常州機場口岸臺胞辦證視窗、台商就醫綠色通道等。

在深化兩地文化旅遊建設與交流合作方面共3條,圍繞塑造旅遊明星城市,明確持續開展常台攝影、體育、地方戲曲、運河文化、國學等各領域交流活動,放大「常州?台灣」兩岸情攝影藝術交流、「天目湖--日月潭」兩湖交流品牌效應,充分支持臺胞參與文創、旅遊、體育等領域的合作。

「36條」立足「31條」、「76條」,更加突出常州市產業特色,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實現了常州市為臺胞在常投資、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常態化,將給在常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從而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常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台灣網、常州市台辦宣傳秘書處、經濟聯絡處聯合報導)

[责任编辑:马一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