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季!用人單位對台灣青年有這些建議

2018年-08月-16日 16:40:51来源:青年公社

  

  4月21日下午,第四屆「創業創新·築夢溫州」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成功在京召開。(臺灣網 齊昕攝)

4月21日下午,第四屆「創業創新·築夢溫州」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成功在京召開。本項活動旨在推廣宣傳浙江省溫州市人才新政,號召臺灣青年到溫州創業就業。

活動主辦方組織溫州市86家企事業單位共推出近600個優質崗位,其中50餘家用人單位負責人來到活動現場,200多位來自北京各大高校的臺灣青年到場,通過與用人單位負責人的直接交流、深入洽談,尋找展示才華的平臺和發揮能力的崗位。

「長期合作很重要」

談到企業對臺灣青年的選拔標準,負責人們普遍表示首要考量的還是技能水準,也就是應聘者現有的技能水準是否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浙江三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星機電」)的人力資源主管劉思宇表示:「我們企業主要生產洗衣機配件,算是機械領域,企業在這個領域生存最重要的就是研發水平。最基本的,應聘者的簡歷要反映出他的學歷、專業是滿足企業要求的。同時,應聘者的實習經驗、論文方向等也應該與相應的崗位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一個好的應聘者必須展示出他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這意味著他不會拖後腿,有能力跟企業一起發展,甚至帶領企業發展。」

除了技能水準,以溫州瑞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明工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還很重視與員工的長線合作關係。人力資源部部長鄧梁向記者表示:「溫州當地人才政策吸引了很多人才落地,但是員工到企業展開工作之後還是有可能水土不服,所以我們希望臺灣青年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和調節能力。此外,我們企業還會與求職者一起梳理,將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的發展路徑結合起來,做到共同發展、長線發展」

除了技能水準和長期合作的意願,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個人修養也是各家企業負責人主要考察的方面。此外,各家企業也會根據自身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用人需求。溫州海峽會展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峽會展」)的總經理李玉信就很看重臺灣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優勢,「我個人認為臺灣在文化產業方面,特別是在圖文傳播相關的領域相對於大陸是走在前面的,在一些領域甚至是引領整個亞太地區水準的。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希望發現臺灣的文創人才,建立人才儲備,為我們企業發展積蓄能量,並且借助臺灣在文化產業方面的領先優勢,來支援我們溫州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

「年輕人要沉得下心」

在對臺灣青年表示歡迎之餘,各家企業的負責人也從不同的角度為越來越多選擇到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青年提出了建議。

三星機電的劉思宇表示:「年輕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大學選擇專業前,就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有興趣。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也不能一味地迎合潮流,不能說哪行掙錢多就選擇哪行。只有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專業,才能做到持之以恆,只有持之以恆的投入才能換取今後事業上的成就。」

海峽會展的李玉信希望臺灣青年能利用好在大陸就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一方面,臺灣青年要利用難得的機會在大陸那些知名學府正兒八經地學到知識。另一方面,臺灣青年還需要腳踏實地的去瞭解、去探索、去觀察、去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融入大陸,融入自己喜歡的那個城市。」

「我們歡迎更多的臺灣青年過來,但是臺灣青年也要避免定位有誤、堅持不足這兩個問題。」在瑞明工業負責人事工作多年的鄧梁直言不諱的指出兩岸青年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和政府對人才都有長期的支援和幫助,但要強調的是我們歡迎的是能夠在某個領域進行長期合作的臺灣青年。一個成功的專案需要長時間發展,臺灣也有很多老專家,像余世維,他們都是通過在各自領域一直深耕,長期沉澱,做出了成就。但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在持久性方面有不足。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工作了兩三年就覺得自己很懂了,處在這個時代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的員工要扎實基礎。」

「溫州歡迎你」

此次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吸引了200余名臺灣青年到場參見,更有山東大學的同學連夜搭高鐵來到北京,可見溫州這個「離臺灣航線最近的城市」對臺灣青年的獨特吸引力。

與大陸青年一股腦的往北上廣深跑不同,工作地點對前來求職的臺灣同學而言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山東大學的趙正弘從小在蘇州長大,他希望能繼續留在南方工作,畢竟生活起來更習慣。北京大學的戴林傳則表示:「哪有合適的工作我就去哪。」同樣是北大的黃錦泓也說:「我們沒有戶口壓力,到哪都是一張機票的事。所以我會選擇對自己發展最有利的城市,而不一定去所謂的一線城市」

儘管同學們不是很在意城市的選擇,但是溫州這座城市顯然還是蘊含著一些特殊的吸引力。溫州源飛寵物玩具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飛寵物玩具」)的副總經理林國鐵說道:「溫州這個地方跟臺灣在血緣和歷史源遠方面頗為相近,聽說臺灣島內還有一個‘溫州村’。我們在文化、信仰方面也都比較接近,我們又靠近福建,生活習慣也相同。所以我們有很多共同點,臺灣青年來到溫州可以很快地適應當地生活。」

在三星機電的劉主管認為溫州最大的優勢就是「活力」:「溫州是一個充滿活力、勇於創新、懂得變通的城市,政府對創業創新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溫州對有想法的臺灣青年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實現夢想的舞臺。」

溫州市政府為吸引、促進臺灣同胞來溫州就業、創業,頒佈了25條相關政策。除了政府的努力,當地企業也一直在努力為臺灣同胞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瑞明工業為臺灣青年提供了酒店式公寓的住宿環境,臺灣員工可以拎包入住。另外包括子女的讀書、配偶的工作安排等問題企業都會積極協調。此外,瑞明工業還會通過組建科研室,爭取科研經費等工作,讓技術型的兩岸青年得到用武之地。

據悉,活動當天,部分用人單位收到數十份簡歷,多名臺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活動現場找到合適崗位。另有多人與企業確定初步就業意向。還有博士生將于下周專程趕赴溫州與用人單位對接工作事宜。(完)

  

  活動現場(臺灣網 齊昕攝)

  

  活動現場,北大學生黃錦泓與意向企業負責人交流。(中國臺灣網 齊昕攝)

  

  活動現場,臺灣大學生能夠和企業負責人直接交流。(中國臺灣網 齊昕攝)

[责任编辑:韩静]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