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政策吸引台青大陸圓夢 「創二代」靠新技術獲天使投資

2018年-11月-27日 09:38:34来源:台灣網

台青郭冠逸

台青郭冠逸。(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台灣網11月23日德陽訊(記者 馬一娜) 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是西部第一家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2017年5月12日,德陽弘益智電科技有限公司在這裡成立了。「創二代」台青郭冠逸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表示,「互聯網很容易被模仿,沿海地區市場更飽和、競爭更激烈,這也是我們選擇來到德陽的一個原因。」

離開家族生意 德陽實現夢想

郭冠逸當初到大陸發展,主要是家人要他到杭州接手家族生意,但他覺得那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郭冠逸在一次聚會活動中與朋友劉惠菁聊到了無線充電技術,他們都覺得「充電寶」、「充電線」已成為新的「城市垃圾」,而無線充電會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並希望能把這項技術帶到大陸來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就這樣,當時四川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的環境及各項政策吸引了他們來德陽實現夢想。

郭冠逸介紹,弘益智電於2017年5月參加德陽創客大賽榮獲二等獎殊榮,並在同年6月底與德陽陽光天使投資基金簽署投資協定,成為目前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內唯一獲得政府「天使投資」的青創公司。說到現在公司運營的情況,郭冠逸表示,公司運行的不錯。「公司在德陽落地,在成都有辦公室,在杭州有子公司,在廣州深圳都有我們的設備在。」

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一直致力於打造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對台招商引資、兩地青年交流的3大平台。「一個園區、雙重服務、一套政策」的建設發展模式是創業園的亮點和特色。「園區提供3年免房租和免物管費。」郭冠逸表示,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為台灣青年來德陽創業提供了優惠。「創業項目經過認定後,可以領取創業補貼。」

惠台措施落地 吸引台青赴陸創業

2018年2月,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出台後,大陸十幾個省(市)、地區推出細化落實措施。四川是中國西部地區台資企業數量最多、擁有涉台園區最多、投資額最大的省份。今年9月,四川省緊扣「31條措施」,結合當地實際,發佈《關於促進川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川台70條」)。措施共計70條,逐步為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在四川投資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要有勇氣去跨出這一步。」郭冠逸表示,台灣市場太小,台灣青年不敢踏出來大陸創業的第一步。「31條政策的出台,可以吸引還在台灣的年輕人來到大陸創業。」郭冠逸說自己比較敢去做,「失敗了會承受打擊,但是還會爬起來。」

郭冠逸還和記者介紹了如今網上辦理營業執照的便捷,「現在很方便,不需要備案,在網路上登記後,再把原件交到工商部門,一個禮拜營業執照就出來了,實現了最多跑一次。」

「居住證」便利台胞 落實同等待遇

9月1日,台灣居民居住證正式開放申領,符合條件的台灣同胞自願申領居住證,並在居住地享受到與大陸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和便利。

郭冠逸為記者展示了自己新辦理的台灣居民居住證,他表示,此前持有的台胞證只有8位號碼,還是會造成些許不便。「一些酒店只接待大陸居民,拿著台胞證不能入住大陸酒店」,「坐高鐵也不能直接在自助取票機上取票,需要到視窗去排隊」,如今有了居住證,住宿不會再受限,自助購票也更加便捷。(完)

[责任编辑:马一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