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陸吧】四川青白江區福洪鎮杏花村——田園綜合體上長出2.5億「金幣」
8月28日,成都市青白江區福洪鎮杏花村景區遊客接待中心門前,村委會工作人員和幾個村民正在商量征地拆遷的事情。再過一段時間,這裡就要動工修建杏花三期農民集中安置聚集點,通過打造步行街式的聯排小別墅,引進文創、民宿、酒店、咖啡屋等業態,形成「國際文化市集」。
指點著願景中別墅、民宿、酒店等的方位,杏花村村支書蘭向軍說,這已經是杏花村謀劃的「第二次騰飛」。
花期已過,人潮依舊
8月並非杏花盛開的季節,既賞不了杏花也吃不了杏果,然而,到杏花村遊覽的人依舊絡繹不絕。在杏花村AAA景區內的山坡上,66號房車度假營地內不斷有人出入。
成都遊客張聖濤帶著妻兒和幾個朋友正在前臺辦理「酒店」入駐手續,準備一場別具一格的家庭聚會。他們即將入住的是幾台一室一廳的房車。房車內,大小軟床、餐桌餐椅、淋浴衛生間等一應俱全;房車外,露天燒烤台、木屋餐廳、無界水景、咖啡吧、房車酒吧等應有盡有。對這群都市白領來說,這樣的戶外生活很有新意。
2016年10月,作為杏花村引進的第一個戶外體驗項目,66號營地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啟動了一期建設,經過一年多打造,於今年3月正式對外營業。這個以房車為主題文化的生態度假露營地,迅速吸引了成都及周邊市場的遊客。不遠處,項目二期和三期正在同步建設,包括汽車電影院、星空酒店、帳篷王國等新項目即將開放。
在張聖濤所住房車的背後,有一條通往杏花林的游步道。這條游步道不僅串聯了整個景區,還和景區外的旅遊環線連接。所到之處,既有可供餐飲的農家樂,也有諸如田園東方等體驗果蔬採摘、騎馬釣魚的田園綜合體,讓遊客能夠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玩。
民宿成景,振興加速
站在位於山頂上的杏花村12隊,成都田園東方和盛旅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鐘應強,拿著一張規劃圖紙正在進行專案比對。按規劃,這裡有7處老房子將按照民宿的風格進行統一打造。
作為杏花村今年的頭等大事,田園東方將在杏花村全面啟動「和盛田園·東方田園綜合體項目」,打造民宿田園、國際田園、眾創田園、共用田園和小鎮中心五大區域。其中,民宿田園將打造山楂小院、精品客棧、戶外拓展區、康養基地等專案,國際田園將打造田園會客廳、國際田園市集等項目,共用田園將打造共用農莊、共用商業街、共用劇院、文創農莊等項目。
「山頂的民宿區將會是遊客最先體驗到的項目。」鐘應強說,該專案由知名團隊「隱居山裡」親手打造,北京網紅民宿「山楂小院」正是該團隊的代表作之一。
資料顯示,自2007年舉辦第一屆杏花(果)生態旅遊節以來,11年間杏花村共接待海內外遊客750餘萬人次,實現果品及旅遊收入2.5億元,帶動周邊村民人均年度增收4000餘元。隨著新一批項目的動工建設,杏花村進一步振興的腳步越走越快。
記者手記
自2001年種下第一株杏樹後,杏花村人努力擴大種植規模,告別了人均純收入不足千元的窮困,又積極盤活鄉村旅遊經濟,將人均純收入推升到2萬餘元。如今,這裡更吸引11個田園綜合體入駐,為下一步騰飛打好基礎。
杏花村何以成功?主要在於三個堅持:堅持特色產業促振興,圍繞做大做強「福洪杏」產業,建立優質杏產業協會,同步建立黨支部,形成「黨總支+協會支部+黨員戶+普通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堅持鄉村旅遊促振興,大力發展節會經濟,著力打造特色旅遊名片;堅持招商引資促振興,先後引進川青世界、66號房車營地等多個優質專案,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專家視線
成都鄉村創業發展促進會會長胡林:
杏花村的發展模式,是一三產深度融合的典型範例,其最大價值意義就是對機制體制的創新利用。
一是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宅基地自願有償騰退等多種方式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優化建設用地佈局,並以集體建設用地搭配農用地適度規模流轉的方式解決了鄉村產業發展落地的關鍵性問題。以此為契機,吸引了資金、技術、人才向鄉村流動,這樣一來,生產要素的進入和重組,構建了適應當前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係,提高了效率,促使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構建起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在杏花村實施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產業專案引進、特色杏種植等重大項目工作事項中,政府充分履行引導、管理職能,但涉及項目是否合作、如何合作,均由農民集體與企業自主協商,並以契約形式書面確定,充分尊重了農民集體和農戶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有利於保障社會企業的合法權益,讓各方優勢最大化。(據大陸四川日報報導)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