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陸吧】「物聯網」裡養螃蟹 種田可實現遠程「問診」

2018年-10月-06日 23:31:43来源:關注31條

自從採用「物聯網」技術養螃蟹,石臼湖畔的高淳區三保村的魏珍保再也不用半夜爬起來去看蟹塘,用手機就能全程監控,蟹農也能睡個踏實覺。

魏珍保家有27畝水塘,談起「螃蟹經」,魏珍保說,養螃蟹是門技術活,要想把螃蟹養活、養肥,過去,蟹農必須住在蟹塘邊上,時刻監測水情變化,稍有異動就要排水和換水,給水裡增氧。養了近20年螃蟹,直到去年用上「物聯網」技術後,才改變整日提心吊膽的狀態。通過探頭監控,在水裡架設增氧裝置,利用手機就能監測水情。監測系統還有預警功能,設定好數值後,一旦觸發警戒,增氧裝置會自動開啟。

「物聯網」裡養螃蟹,除了省工節本,還有更大的作用,魏珍保所在的高淳區和豐園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上馬了一套軟體,通過分析最近兩年「物聯網」收集到的資料,説明蟹農實現更加精准的養殖。目前,和豐園合作社已經有11戶蟹農用上了「物聯網」技術,養殖水面達300多畝。合作社理事長孔祥華說,一共投入38萬元(人民幣),蟹農只要承擔一小部分,大部分由合作社和政府職能部門補貼,對於農民來說,投入少,效果好,合作社申請的成員越來越多。

據瞭解,「物聯網」技術嫁接農業,以往在大棚蔬菜的種植上最為普遍,目前已經推廣到水產和畜禽的養殖上,技術也更加成熟。

除了推廣「物聯網」技術,益農資訊社的建設也是南京市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另一項重點。益農資訊社的核心設備是一台配有觸控式螢幕的電腦,農民可查詢農資資訊、農產品價格、農業技術等,有的益農資訊社還具備小額取現功能,為村民提供方便。目前,全市涉農街道行政村做到了總體全覆蓋。

今年3月,六合區作為試點,開始建立農業遠端視頻培訓診斷系統。六合區農業局工作人員介紹,利用益農資訊社,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與農業專家遠端視頻互動,專家為農民反映的農業病蟲害進行現場診斷,對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現場解答,並可以定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為此,六合區成立了一支專家團隊,由種植、畜牧、水產等「土專家」、「田博士」組成,如果遇到一些「疑難雜症」,還能求助省市或高校的專家。這套遠端診斷系統將於今年底投入使用。

近年來,南京市深入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資訊技術推廣應用,農業資訊化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極大推動了農業高品質發展,確保農民穩產增收。

[责任编辑:韩静]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