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引台灣青年「登陸」 創業就業「跨海築夢」

2019年-09月-16日 10:05:32来源:中新網

中新網溫州913日電(記者 潘沁文 實習生 周悅磊)在浙江溫州洞頭半屏山上,清脆而深邃的銅鈴聲和著陣陣濤聲,在風中回蕩——自此往南138海裡就是台灣基隆,地理相近、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人緣相親的兩地各持一座半屏山,隔著淺淺的海峽朝夕相望。

洞頭人與台灣人同說閩南話、有著共同民間信仰和傳統。過去,溫台兩地百姓常渡船往來;現在,洞頭狀元嶴港每週有三個航次往返台灣。洞頭擁有約1.9萬名台胞台屬,兩地民間交流頻繁,如今洞頭又巧栽新梧,引來一批批台灣青年來此「跨海築夢」。 

台灣青年史孟元於今年3月來到洞頭,在他看來,現在台灣年輕人對到大陸創業抱有較高的積極性,大陸的新面貌、新發展,也給予台灣青年新的機會。「以洞頭為例,當地不少業務為台胞開通了『綠色通道』,在這裡,台胞的衣食住行都十分便利,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當前,洞頭正著力打造海峽兩岸同心小鎮,其核心區重點項目金嶴101兩岸同心村專案計畫改造101棟石頭厝,引進台灣百家協會、企業入駐並常態運營,以「百會百企」總部經濟園模式,共同打造集旅遊休閒、民俗文化、文創生活等相融的特色村落,為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兩岸基層深化交流提供平台。 

目前,金嶴101兩岸同心村專案已投建33棟,厝邊灶咖、主題貓館、金門酒館等一批台灣青年創業項目已相繼入駐金嶴青創基地。 

步入該村,28歲台灣青年鄭元竺所開的「解憂雜貨鋪」內,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令人愛不釋手。 

鄭元竺是領取當地台灣青年「首來族」補助金的第一人,「本來覺得自己初來乍到蠻擔心的,但是洞頭這些政策讓我感受到了關懷和支持,激發了我創業生活的熱情。」創業4個月來,洞頭「惠台措施26條」讓他備受感動。 

和鄭元竺一樣,林聖智和史富琪也是來此創業的台灣青年。兩人在村內合開的「厝邊灶咖」,讓洞頭飄起了「台灣味道」。 

「希望更多人通過台灣小吃來瞭解台灣味道。如果把洞頭當地美食融入其中,肯定能碰撞出精彩火花,應該會很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林聖智說。 

截至目前,洞頭已成功引進105家台商企業落戶,200余名台灣青年落地創業,台資總投資達8億元。該區簽約的台胞青年創業築夢擔保基金等8個合作項目涉及多個領域。 

台灣青年在洞頭創業,是台灣「溫漂族」奮鬥的一處縮影。在溫州,這股來自海峽對岸的創業熱潮呈星火之勢,閃耀於各行各業。 

幾年前,台灣姑娘萬繪在溫州開起了第一家台灣奶茶店,如今已有直營店和加盟店27家,不僅在溫州「開花結果」,也在山東、福建、江蘇等地「落地生根」。 

事實上,萬繪與溫州早有緣份。她說:「我嬸嬸是溫州人,正是她『敢拼敢做』的創業精神,鼓舞我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這也是我來溫州的原因之一。」 

為了更好地服務台灣「溫漂族」,溫州成立了溫州台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其主任助理陳珊說,「給台灣青年在溫州提供廣闊的創業就業空間,進一步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推動兩岸互助共贏、協同發展,實現兩岸關係向好向善是我們的初心所在。」 

連續5年,溫州台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在北京、廈門、溫州、台北、高雄舉辦30多場人才招聘會,推出優質崗位2000多個,吸引近萬名台灣青年參加,招聘台灣青年人才近百名來溫州創業。 

此外,2019浙江·台灣合作周第六屆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將於918日至21日在溫州舉行。屆時,來自兩岸的包括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業青年等在內的800餘人將參加主體活動,共同見證這場溫州與台灣大交流的創享盛宴。

[责任编辑:杨永青]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