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台70条”助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三产融合发展
台灣網10月9日成都訊 四川已建有國家級涉台園區9個、省級涉台園區(基地)27個,其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是台商在川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先試區。近日,「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採訪團走進合作區的成都產業園,領略了園區三產融合發展,「港-產-城」全域全業新型合作態勢,被其「真功夫」折服。
青白江全域承接產業園 促三產融合發展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成都產業園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青白江區立足「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全域承接成都產業園,讓園區「國際范兒」十足。它借力蓉歐快鐵的飛速發展,古絲綢之路下的「商貿路」,正成為產業和人口集聚的「新經濟帶」。
登上產業園「園中園」蓉歐智慧製造產業園的觀景台,不遠處的標準化廠房正如火如荼建設中,今年11月,首批12萬平方米的一期廠房就將投入使用。待廠房全部建成後,這裡將成為一個集辦公區域、商業中心、健身區域、共用倉儲、公寓住宅為一體的產業城。
在一長串簽訂落戶的企業名單中,台灣友信進出口加工製造基地位元列其中,將入駐進出口加工貿易單元。未來,台灣友信可借力國際鐵路港優勢,深化川台兩地交流合作,實現發展共贏,而台商也可享受到整個產業城宜居宜業的工作生活環境。
產業城只是個縮影,折射的是整個成都產業園全域全業的形態。據負責人介紹,整個成都產業園以青白江區全域 379 平方公里為承接地,「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 (一港:成都國 際鐵路港;三城:歐洲產業城、智慧產業城、鳳凰新城;六個特色小鎮:城廂天府文化古鎮、蓉歐國際物流小鎮、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彌牟文化旅遊小鎮)是其主要承接載體。產業園全產業承接台灣產業轉移,其中,先進材料、智慧製造、精密儀器、商貿物流、精緻農業、文化創意、醫療康養等為主要合作產業。截止目前,產業園累計擁有台企32家,投資總額超過37.7億元,累計實現稅收超過8億元,涵蓋一、二、三產業。
園區「大戶」台嘉玻纖提供1000個崗位
整個成都產業園的台企提供崗位3000餘個,其中,第二產業專案台嘉成都玻纖公司,作為就業「大戶」,佔據了1/3的席位。
台嘉成都玻纖公司隸屬台玻集團,於2014年12月底投產,主要生產電子級玻璃纖維紗/布,是電路集成板的重要組成材料,屬電子材料產業上游。台嘉成都玻纖是這一產業西南地區最大生產商,其池窖拉絲生產線技術水準世界領先,屬於電子級玻璃纖維業界中最高產能、最低能耗的單條池窖拉絲生產裝備。
在公司協理林雲炎的帶領下,採訪團一行逐一參觀了材料燒制、集束化作業和制紗制布生產環節。「材料燒制使用的漿料是我們的核心,製作更細更薄的玻纖紗/布基於材料燒制。」「1080規格的玻纖布用在iphone手機上。」 林雲炎還表示:「更細更薄的玻纖布可以用於汽車發動機電路板,這將是企業未來生產的主力。」
「四川能源豐富,我們這種第二產業項目依賴的電和天然氣,在四川比較有優勢。此外,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也是公司落戶的一個考量。」林雲炎補充道:「2017年,台嘉實現銷售6.3億元,現在又有「川台70條」的支持,預計明年將開建二期項目。」(注:「川台70條」即《關於促進川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川台70條」助力台資台企興辦學前教育
成都產業園已落戶的台資企業還有靚綠農莊、達文希農場等第一產業項目,以及東康物流、大小喜吃、寶島茶藝等第三產業項目。得益於 「川台70條」發佈實施(其中第56條提出「在川註冊的台資機構和企業經批准可興辦學前教育」),台灣嘉禾國際幼稚園也走進了成都產業園鳳凰新城。
嘉禾國際幼稚園由台北市、新北市國儷文教機構執行長褚玉霞創辦,今年9月開班,招收了第一批小學員。玉霞介紹: 「隨著在川註冊的台資機構和企業經批准可興辦學前教育政策利好,未來,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褚玉霞稱:「除了舞蹈、音樂、植物栽培等特色教育,還將引入國際語言故事屋和主題教學教育,依幼兒的興趣及個別能力進行學習,在尊重幼兒個別差異上,適性發展個人能力。」
「川台70條」支援台企參與四川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川台70條」明確指出:「支持台資企業參與四川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以及國家級、省級涉台園區(基地)集中集聚發展。」,「在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台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新設立的台資企業可按大陸企業申請註冊,可用台灣居民居住證或台胞證作為身份證明,註冊資本以人民幣表示,可選擇人民幣、美元、歐元、日元等幣種註冊,可按規定自主選擇經營範圍。」
「成都是大陸新一線城市,除了資源和區位方面的優勢,加之出台了很多利於台商興業的政策。」海峽飛虹中文網記者霍建陽表示:「這些對於台灣同胞在四川創業、就業、生活非常有利。」「相較於台灣的企業,尤其是工廠方面,大陸的工廠建設更可以滿足和符合企業對於空間和環境的要求。」台灣客家廣播電台主持人李穎珍認為:「加之川台合作方面扶持的政策,二者相加,優勢更明顯。」
「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海峽飛虹中文網、中國台灣網青年公社、台灣東森新聞雲和川報新媒體中心共同開展。9月26日-10月2日,20餘位兩岸媒體人組成的新聞採訪團圍繞四川經濟發展等10大報導主題,採訪近20個點位,多角度展現四川發展的活力與機遇,川台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台灣網、四川省台辦聯合報導)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