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取悅職場青年的精神按摩
躍興
這兩個月,一個小姑娘的「打怪升級」突然成為輿論焦點,這個小姑娘就是魏瓔珞,她在正史裡是乾隆朝的令妃。而在電視劇《延禧攻略》中,魏瓔珞成為一個懟天懟地卻能在後宮過五關斬六將的清奇人物,皇后欣賞她,皇帝愛上她,眾嬪妃聯合對付她,她卻能把對手一個個收拾得服服帖帖。比起曾經紅極一時的《金枝欲孽》等宮廷劇,《延禧攻略》可以稱得上是過於簡單直白。以往引發收視和討論熱潮的宮鬥劇,往往能將兩個方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是你死我活、互相鬥爭的殘酷世界,另一方面是機關算盡、玩弄權謀後依然無法避免的悲劇。為了權勢拼盡一生的人最後除了權勢一無所有,這是其最深刻的意義所在。但《延禧攻略》的劇情非常單純,就是女主魏瓔珞一路碾壓反派的故事,每隔兩三集甚至一集就能戰勝一個反派,不斷「打怪升級」,走上人生巔峰。
這樣不合邏輯的故事,卻成為今年至今為止最熱門的劇碼。歸根結底,「爽」是《延禧攻略》最大的特點,不費腦子,懟天懟地,竭盡全力迎合觀眾的「爽點」,幾乎套用了網路爽文最常見的要點和套路,即一個小人物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從被打壓的階層,經過種種意外和奇遇,最後品嘗成功的愉悅。仔細觀察近年來熱播的一些電視連續劇即可發現,儘管沒有像《延禧攻略》一樣把「爽點」體現得如此明顯,但也多遵循著類似的爽文套路。
雖然都是關於主角的成功故事,但它不同於瑪麗蘇劇。後者的主角往往極力迎合男性,隱忍克制,而《延禧攻略》的套路是以牙還牙、十倍奉還。魏瓔珞被欺負一次,她能狠狠回擊對手十倍的傷害。她本是一個小小宮女,卻在宮裡高調處事,面對帝后妃嬪也不改本色。這在歷史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它很迎合現代觀眾的心理,尤其是隨著城市化進程而產生的年輕市民,因為生活壓力大,從小接受的又是市場化、個人化的教育,他們內心的「懟勁」很強,而魏瓔珞就喚醒了他們這一點。
這部劇的服裝考究,但它的內核是現代的,它的人際交往、人物思維都是現代的,歷史在此不過是一個陌生化的外衣。所以,今天的都市人看《延禧攻略》很有代入感,他們看魏瓔珞,眼裡其實是職場中理想的自己,現實裡不能懟領導,不能成為人生贏家,那就在理想中實現。魏瓔珞這種敢愛敢恨、一路開掛的模式,是一次取悅都市職場勞碌青年的大型按摩。正因如此,在臃腫的國產劇市場裡,許多人下班以後,選擇把時間貢獻給了《延禧攻略》。
自然,《延禧攻略》這樣的故事思想不深,局限于流行文化的淺薄,但這絲毫不影響其成為大眾熱門話題。這種景象似曾相識。想當年金庸武俠小說和港劇崛起的背景,就是香港快速發展成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現代都市,勞碌、紊亂、階層分化,眾人皆有一朝翻身的逆襲夢想。此情此景,和今天的內地都市生活異曲同工。還有之前爆紅一時的《還珠格格》《甄嬛傳》亦是如此,而《延禧攻略》是在宮鬥劇中開闢了一個新的分叉。可以預見,未來會有大量電視劇延續這條道路,「懟天懟地」將會成為宮鬥劇新的熱門景觀。
《延禧攻略》所反映的,是一種流行的集體情緒。這個情緒的關鍵點就是「累」,不只是身體的累,還有精神的累,所以人們總是盼望著一朝逆襲、快意恩仇的故事。但這些故事終究只是過把癮就好的藥劑,興奮過後,回到現實,等待觀眾的,仍是朝九晚五、經常加班、活得謹小慎微的現實生活。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