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點贊大陸「居住證」:融入大陸最接地氣的方式

2018年-08月-17日 16:01:34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福州8月1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在內地(大陸)居住一定期限的港澳台居民、符合申領條件的,可自願申請領取居住證,9月1日正式申領。這項惠及港澳台胞的新舉措獲得多位在大陸生活就業的台胞點贊。

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是一位台商二代,他自1997年大學畢業就到大陸打拼。過去20年間,因為台胞證號碼不是18位數,他在申辦網路或手機移動通信的個人業務認證上都有些限制,包括有些銀行實名認證、查詢機動車違章罰單、支付寶微信理財錢包等,「很不方便」。

「居住證開啟台胞和大陸同胞真正的同等待遇。」陳奕廷已經在著手準備申領居住證材料,準備9月1日即去申領。

過去幾年間,台灣青年、首鋼集團「創業公社」港澳台及國際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宇在北京幫助50多家台灣團隊「孵化」成功。他認為,「居住證」新政為台灣青年創客帶來最大便利在於,台青出差可以憑居住證入住快捷酒店,而不再是只能選擇昂貴的涉外酒店,大大降低創業成本。

「創業期間出差是家常便飯,居住證刷火車票住宿都很方便,所以台灣創客群都炸開了,我們會組團去辦理。」鄭博宇說。

正在福州調研創業市場的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學生林孝永對「淘寶店小二」非常感興趣。幾年前,他曾在浙江摸市場時連跑幾家大銀行才以台胞身份辦理了銀行卡,卻仍然無法註冊淘寶。如今他正計畫畢業後到大陸工作,「辦下居住證後馬上自己開個小淘寶」。

24歲的台北青年吳宇恩已在上海開辦兩家台資互聯網科技公司,他喜歡共用單車,也享受協力廠商支付的便捷,但「小到註冊ofo小黃車,大到申請大陸專項基金」,因台胞證難以對接線上系統,他自嘲「要手動加蓋章,很復古」。「有了居住證,台胞以後在大陸更自由自在,而且感覺‘31條’真正能夠落地了。」

在致力於營造「兩岸共同家園」的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台灣青年林智遠經營多年,成為福建獲得「五一」勞動獎章首批台胞。他告訴記者,沒有居住證的「18碼」,在平潭滴滴不能打車、網路咖啡請不了朋友,乃至貸款、申領補助都困難。

「類似很多這樣的生活細節,都難以成功,這些恰好是對大陸的直觀感受。」林智遠說,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將從這些細節上幫助台灣同胞,「這是讓台灣同胞融入大陸生活比較接地氣的方案。」

「期待已久,非常開心。」台籍教師、陽光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院長馬彥彬說,從這條措施可以體會到大陸「說到做到」,在非常短時間推出實實在在的便利措施,「在大陸的台胞生活便利方面獲得非常大的躍進,是個突破。」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璿也認為,居住證會提高台胞生活的便利度,使台胞出行和生活更方便,公共資源真正實現共用,是對在大陸台胞的一大利好。(完)

[责任编辑:马一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