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如懿傳》弱化宮鬥更講真實

2018年-09月-04日 09:28:34来源:北京晨報

從開拍到開播,大概從來沒有一部戲像《如懿傳》這般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且命運多舛。從預訂的台網同播變成最終的騰訊視頻獨播,從幾乎板上釘釘的2017年年底跨年大戲延後至2018年暑期檔播出……這樣的變化並沒有降低《如懿傳》的關注度,但卻或多或少影響了《如懿傳》的口碑,好在歷經前三集的群嘲後,如今該劇的風評已大有好轉,豆瓣評分7.3的結果基本客觀,「周公子的炸裂演技撐起全劇」的聲音也已代替「周迅老了、狀態疲憊、顏值下降」等開播之初的最大爭議,各個角色人設變化的起承轉合更符合邏輯、服化道的品相盡藏於細節之中……導演汪俊近日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說:「我讀了劇本後有後宮浮世繪的感覺,有點《紅樓夢》吧,她們也會在夕陽下,喝喝茶、聊聊納蘭詞。《如懿傳》想營造一個真實可感的後宮生活,讓大家窺見他們的一顰一笑,這個比你死我活的宮鬥更真實、更有詩意。作為一部清宮劇,可能大家會覺得慢,但是大家一旦相信了這個規定情境,其實對後面的劇情是一個很好的鋪墊。」

顏值崩壞?

拍攝九個月,周迅只休息兩三天

有《甄嬛傳》這樣的標杆性作品在前,任誰來拍《如懿傳》都有免不了的壓力,汪俊同樣如此。8月17日,也就是在《如懿傳》開播前三天,汪俊發微博道:「這些日子啊……有點虐……」在外人看來,《如懿傳》開播前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前作《甄嬛傳》,也有同檔期同題材的劇作對比,而個中的煎熬和苦澀只有汪俊自己知道。「拍這個戲從始至終就有壓力。壓力很明顯,前有《甄嬛傳》,那麼大的影響力,《如懿傳》也算姊妹篇,怎麼都得比較。你再強調和《甄嬛傳》不一樣,大家也會去比。而且製作那麼龐大,拍攝期間現場都在等待你抉擇所有的事情……有形無形的都會帶給你焦慮。」汪俊坦言,在拍攝中間有時會做噩夢到驚醒,醒來後就惆悵怎麼還沒拍完。

終於殺青了,又面臨著長達七八個月的審查。對於劇集各方,能夠順利播出已經不容易,但也必須面對開播之初的各種吐槽,尤其是針對周迅的「顏值不線上、年齡撐不住」的最大爭議。對此,汪俊也有話要說。他透露,當時長達九個月的拍攝,周迅幾乎只休息了不到兩三天,長期在組,一直沉浸在角色中,白天拍戲晚上背臺詞,長時間睡眠不足,整個人的狀態不是很好,所以呈現在鏡頭裡會有一些浮腫的問題,「第一集就是快殺青時拍的。因為我整個過程也在猶豫這部分怎麼拍,作為一部愛情戲,我不想上來就簡單粗暴,但演員年齡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那怎麼拍?還要再找小演員來演嗎?戲份又不多,就一集半……」這些問題都曾困擾汪俊,「可能我在劇組看習慣了吧,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接拍初心?

錯過《甄嬛傳》,《如懿傳》補遺憾

既然早已預料到會有不小的壓力,汪俊為什麼還要接下《如懿傳》呢?「我呢,有遺憾。《甄嬛傳》鄭曉龍導演找過我拍,他說看了《蒼穹之昴》非常喜歡。我問是不是又要去橫店拍,他說對。我當時拍完《蒼穹之昴》沒多長時間,當時在橫店都要中暑了,我發誓再也不去了,所以就沒去拍。但是,沒想到人家那麼火,所以我一直有這個遺憾。」

其實,當2016年傳出汪俊要執導《如懿傳》的消息時,可以說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的是,汪俊拍攝的作品以現實題材居多,從早年的《別了,溫哥華》到近年來的《夫妻那些事》《小別離》等;不意外的是,汪俊早在2010年就拍過清宮劇《蒼穹之昴》且頗受好評,全劇展現了一個有別於公眾認知的慈禧。那麼,汪俊導筒下的清宮劇會有哪些不同呢?「我看到劇本後發現《如懿傳》和《甄嬛傳》還是不一樣的,《甄嬛傳》是女主的逆襲,《如懿傳》是一個悲劇色彩很濃的戲,它是以愛情為主,以如懿和乾隆的愛情戲為主,偏文藝,避開了宮鬥過於殘酷的戲劇矛盾,所以它的戲劇張力和吸引性都比宮鬥弱。當然後宮爭鬥也是有的,但包裹在大的情感線中。它本質上以兩人的情感戲為主,它偏文藝,所以劇中的情感戲就需要鋪墊。」

從播出的20多集戲中,宮鬥部分明顯弱化了,重點還是在表現角色的心理狀態,比如,如懿和乾隆兩人多次提到的那句「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如懿和郎世寧有關「一夫一妻制」的對話、如懿在給李玉上完藥後望著夕陽倚門拭淚……

汪俊直言,清宮戲其實很難出新,考慮到吸引女性觀眾的還是愛情,所以換一個角度來拍,「從青梅竹馬,如膠似漆到七年之癢,情感的撕裂……還是很震撼的,避開了它的鋒芒,說不上另闢蹊徑,但還是會有不一樣。」的確,清宮劇中各種鬥的手段再出新招也很難。

表達側重?

弱化爭鬥,展現後宮日常

在弱化勾心鬥角、互相算計的同時,汪俊最想展現的是後宮的日常、是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戕害。「後宮的日常就應該是妃嬪們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看看夕陽吧。」汪俊認為,這才是真實可感的後宮生活,就像《紅樓夢》裡的大觀園,在園子裡吟詩作賦,傷春悲秋。「我讀了劇本後很像後宮浮世繪的感覺,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不會每天高潮迭起,我更想把它拍成愛情劇、家庭劇。「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去表現後宮瑣碎生活的詩意,才能為後面的愛情的撕裂和悲劇打下很好的鋪墊。」

觀眾也接收到了主創們的良苦用心,豆瓣評分一路飆升至7.3,風評由彈轉贊。不過汪俊還是略有遺憾,「如果當時就說是在網路播出,我應該不會這麼拍,會做些調整。清代喪儀、皇帝登基以及後續還會出現的木蘭秋獮等展現康乾盛世的大場面,如果用電視大屏看會十分震撼,如今換成了手機、iPad和電腦螢幕,展示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完全看不出來。如果最初按照網劇來拍,近景會更多些吧,鏡頭也會拍得更靈動一些。」

對於一部大劇來說,在網播出還是在台播出會有技術層面的不同側重,也會有所謂「網感」多少的要求,但最核心的還是題材、故事以及演技,這幾項永遠都是硬指標。「其實現在劇組的錢倒是多了,製作水準和資金的保證度相比十年前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古裝劇的製作水準上來了,像《軍師聯盟》《天盛長歌》等,大家都開始變得講究了,這個是好事兒、是值得肯定的,錢和資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把題材打開,這個是需要解決的。」

不僅僅是古裝劇,汪俊認為現實題材同樣如此,「婆媳、丁克、大齡剩女、創業……幾乎都沒什麼可寫的了,所以我們去拍了中考(《小別離》),馬上要拍高考(《小歡喜》),不知道以後還能拍什麼。」

[责任编辑:韩静]

更多内容